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

考试类型

国家公务员考试网

首页 > 国家公务员考试 > 阅读资料 > 申论 >

申论技巧

>

2019国考申论写作技巧:让你“抄”出精彩文章

2018-06-20 10:20:35 来源: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:

中公mobile.bet.365·国家公务员考试提醒您关注申论答题技巧_申论热点_申论范文: 【2019国考申论写作技巧:让你“抄”出精彩文章】

提到申论文章,不少同学感觉不知所措。其实关于申论文章,不少同学存在着一种误区,即认为大作文完全靠平时积累,换句话说,自身储备不足就无法写大作文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将以分论点论证部分为例,教会大家在自身储备缺乏的情况下,如何充分利用材料撰写一篇文章。

分论点的论证方法包括例证法、理证法两种,而无论哪一种论证方法都可以利用材料的信息进行论证。

一、在例证法中大家的主要问题在于自身没有相关的例子积累,这时我们有两种方式利用材料信息,一种是直接利用,一种是间接利用。

例证法的基本写法是:亮明分论点(+过渡句)+ 概括事例 + 分析事例 + 回扣分论点。

1、所谓直接利用就是找到材料中案例的主体、处境、做法、结果,将这些要素的全部或部分写到“概括事例”部分,具体来说,如果只举单个例子,需将四个要素都写出来,而如果列举两个及以上的例子,只需要写部分要素即可,比如只写主体及做法;

2、所谓间接利用,就是根据材料中的例子联想与之相关的例子或同类型的例子,比如,材料中提到了中国女排的案例,我们知道这个案例主要反映的就是团结协作、勇于拼搏、永不言弃的精神,而这种精神在几乎所有的奥运健儿、团队身上都有所反映,那我们就可以举一些其他奥运的例子,比如举飞人刘翔的例子、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的例子等等,当然我们也可以举一些团队合作的例子,比如举三个和尚挑水的例子、负荆请罪的例子等等,很显然,间接利用材料中的例子可以有效避免自己的例子与其他考生相同。

二、理证法的基本写法是:亮明分论点(+过渡句)+ 概括现象 + 分析论证 + 回扣分论点。

在“概括现象”部分,我们可以直接摘抄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内容,也可以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概括,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,而在“分析论证”部分,我们可以重点阅读观点性材料,尤其是表示原因或影响的相关内容,参考这些内容更容易帮助我们打开思路,从而使论证部分更加充实。

在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两点内容,一是虽然自身储备缺乏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,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还是建议考生注重自身积累;二是在使用材料时,尽量避免直接抄袭材料,尤其注意不要整段地抄袭。

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顺利上岸。

有问题?→在线咨询 | 学习交流,资讯及时掌握,请加QQ群

国家公务员考试

国家公务员考试QQ群:720780963[加群]

专注国家公务员考试新资讯及学习备考资料推送

国家公务员考试

专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学习备考

关注微信公众号:中公浙江国家公务员考试(ID:zggjgwy)

回复关键词“时政模拟题”即可领取时政大礼包(模拟题+时政热点)

关于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习备考,您有什么问题?可以留言告诉我们,我们尽力为您解决!(问题需要简洁清晰,否则无法识别哦)

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推荐: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:申论贯彻执行之回信那些事儿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:学会基本功

2019国考申论写作技巧:举个“恰当”的例子

2019国考申论备考之我见:审题要具备六要素

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请登录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

(责任编辑:huting)

标签: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

热点推荐
相关文章推荐

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

浙江 | 宁波 | 温州 | 金华 | 丽水 | 台州 | 绍兴 | 湖州 | 衢州 | 嘉兴 | 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黑龙江 | 吉林 | 辽宁 | 内蒙古 | 河北 | 山东 | 山西 | 河南 | 江苏 | 安徽 | 宁夏 | 陕西 | 湖北 | 江西 | 福建 | 甘肃 | 青海 | 四川 | 重庆 | 湖南 | 贵州 | 广东 | 广西 | 云南 | 新疆 | 西藏 | 海南
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| 浙江人才网| 郴州求职网|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|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| 教育休闲专利| 呼伦贝尔找工作| 励志人生| 北京吉他培训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