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

考试类型

国家公务员考试网

首页 > 国家公务员考试 > 阅读资料 > 行测 >

判断推理

>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:慧眼辨真假

2018-06-29 10:31:28 来源: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:

中公mobile.bet.365·国家公务员考试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:【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:慧眼辨真假】

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资讯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

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因人而异,擅长文科的有,善于处理数据的也有,但提到判断推理,所有的考生都觉得并不是太难,但具体到其中的真假话问题,谈及放弃的考生就比较多了,中公教育专家认为,虽然这部分的难度确实较高,但若有一双“慧眼”,这类题就能迎刃而解了。

真假话问题主要是指题干中存在对句子真假的判定,要求考生通过题干信息得到确定的内容,此类题最大的难点在于句子的真假性不明,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推理,甚至“代入法”这一神器有时也无能为力,正因如此,“慧眼”的修炼便势在必行。

第一步:工欲善其事、必先利其器

“慧眼”的前提是能建立起眼和心之间的联系,能在心里明确真假辨析的依据就是练就“慧眼”的基础。命题真假之间的关系往往和矛盾与推出有直接关系,所以要想练就“慧眼”,对于命题间的矛盾关系就必须了然于胸。这就要求学员能够掌握基本的逻辑关系,能在面对题干所涉及信息时,更快更准的判断出真假命题所代表的含义。

第二步:巧干能捕雄狮,蛮干难捉蟋蟀

解决真假话问题,核心不是公式化的代入,也不是枚举式的猜测,如果能针对题干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方法选择,必然可以事半功倍。例如面对每个人两个判断,但都只猜对一半的题型,如果能考虑到两个命题之间的相关性,就能直接快速锁定命题的真假。

【例题】甲:A是第一名、B是第二名;乙:A是第二名、C是第一名。甲乙二人各猜对了一半,请问A、B、C的名次?

【答案】A第三、B第二、C第一

【中公解析】根据甲所描述的两句话,A是第二名同时和甲所描述的两种情况违背,只能为假,所以C第一为真,代入可解。

第三步: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

真假话问题确实存在较难的题型,但很多情况下真正让考生失败的确是懒惰,真假话问题虽难,却也具有很多技巧,哪怕是技巧都不会,代入法也能解决所有问题,所以尝试着代入是考生在面临真假话问题时的最后途径。但代入法往往也是有着方法和技巧的,只有找准代入的切入点,那么柳暗花明必然会出现在眼前。

中公教育专家认为,若能掌握此三步,就好比眉间多一道“慧眼”,让句子的真假历历可辨,让选项成为奠基之石,让真假话成为考场取胜的方法之一。

有问题?→在线咨询 | 学习交流,资讯及时掌握,请加QQ群

国家公务员考试

国家公务员考试QQ群:720780963[加群]

专注国家公务员考试新资讯及学习备考资料推送

国家公务员考试

专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学习备考

关注微信公众号:中公浙江国家公务员考试(ID:zggjgwy)

回复关键词“一本通”即可领2019国/省公务员考情一本通

关于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习备考,您有什么问题?可以留言告诉我们,我们尽力为您解决!(问题需要简洁清晰,否则无法识别哦)

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技巧:慧眼识“真假话”

2019国考行测:怎样提高定义判断的正确率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:腾飞吧,行测类比推理

2019国考行测定义判断:走出死抠细节的误区

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请登录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

热点推荐
相关文章推荐

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

浙江 | 宁波 | 温州 | 金华 | 丽水 | 台州 | 绍兴 | 湖州 | 衢州 | 嘉兴 | 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黑龙江 | 吉林 | 辽宁 | 内蒙古 | 河北 | 山东 | 山西 | 河南 | 江苏 | 安徽 | 宁夏 | 陕西 | 湖北 | 江西 | 福建 | 甘肃 | 青海 | 四川 | 重庆 | 湖南 | 贵州 | 广东 | 广西 | 云南 | 新疆 | 西藏 | 海南
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| 浙江人才网| 郴州求职网|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|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| 教育休闲专利| 呼伦贝尔找工作| 励志人生| 北京吉他培训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