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

考试类型

国家公务员考试网

首页 > 国家公务员考试 > 阅读资料 > 行测 >

判断推理

>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:巧解朴素逻辑永真永假型题目

2018-07-02 13:44:43 来源: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:

中公mobile.bet.365·国家公务员考试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:【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:巧解朴素逻辑永真永假型题目】

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资讯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

朴素逻辑是判断推理题目中一类常考题型,因为没有更多的推理规则,所以往往需要寻找出突破口,来快速的进行解题。而在朴素逻辑中,有一类题目,题干往往会给出几种人或物,并判定某种人或物只说真话或者假话,或有时说真话,有时说假话。问法是题干的条件均为真,或未提及真假(此时默认团体干条件均为真)。这一类题目我们称之为朴素逻辑的永真永假型题目。

例1.某珠宝店失窃,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。假设这五个职员中,参与作案的人永远说假话,无辜者永远说真话。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。张说:“王是作案者。王说过他作的案。”王说:“李是作案者。”李说:“是赵作的案。”赵说:“是孙作的案。”孙没说一句话。

根据以上的叙述,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?

A.张作案,王没作案,李作案,赵没作案,孙作案。

B.张没作案,王作案,李没作案,赵作案,孙没作案。

C.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。

D.五个职员都没作案。

中公解析:关注题干,我们会发现,五个伙计每个人说的话都不一样,而从谁的话入手就成了问题,张说的话内容最多,而孙没有说话,其他三个人都在推卸责任,而孙没有说话的话,是没有任何信息的,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做逻辑判断类的题目,一定要把握严谨性,不能妄加推断,所以这道题中,应该从张的话入手。

其次,关注到题干中条件“参与作案的人永远说假话,无辜者永远说真话”,通过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分析出,无辜的人为了符合题干条件,永远会说自己没作案;而作案的人永远说假话,作案的人如果说了自己没作案,就相当于在说真话,不符合体感条件,所以也会说自己没做过案。综上所述,我们发现,不管是什么身份,实际上说的内容都是一致的,都会说自己没做过案。

而关注张说的内容,我们不确定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,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,需要通过假设法,分情况考虑。假设张说的是真话,王就是作案者,而通过上文我们分析出,不管是什么身份,都不可能说自己做过案,所以张说的是一种不可能的情况,张说的一定是假话。

确定了张说的是假话,再往下推断,王就应该是无辜者,说真话;李确实是作案者,应该说假话;赵就不是作案者,说真话,所以孙确实是作案者。故,说假话的是张、李、孙,所以他们也是作案者,答案应该选A。

通过这道题目,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个规律,就是甲说乙说乙说谎,通过上面的题干条件,我们会发现,不管乙是什么身份,他永远都会说自己说真话,甲复述的和乙所说的不一致,所以能够推测甲一定是在说谎;同理,如果一道题目出现,甲说乙说乙说真话,乙说真话还是假话不能确定,但是甲复述的话与乙所说的一致,所以甲一定说真话。

有问题?→在线咨询 | 学习交流,资讯及时掌握,请加QQ群

国家公务员考试

国家公务员考试QQ群:720780963[加群]

专注国家公务员考试新资讯及学习备考资料推送

国家公务员考试

专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学习备考

关注微信公众号:中公浙江国家公务员考试(ID:zggjgwy)

回复关键词“一本通”即可领2019国/省公务员考情一本通

关于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习备考,您有什么问题?可以留言告诉我们,我们尽力为您解决!(问题需要简洁清晰,否则无法识别哦)

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

2019国考行测答疑:如何作答以问题为导向的片段阅读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:道理启示题不要煲一手“毒鸡汤”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:拿下片段阅读,这八个字足矣

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技巧:“从古到今”的时间关系速解语句排序

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请登录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

热点推荐
相关文章推荐

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

浙江 | 宁波 | 温州 | 金华 | 丽水 | 台州 | 绍兴 | 湖州 | 衢州 | 嘉兴 | 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黑龙江 | 吉林 | 辽宁 | 内蒙古 | 河北 | 山东 | 山西 | 河南 | 江苏 | 安徽 | 宁夏 | 陕西 | 湖北 | 江西 | 福建 | 甘肃 | 青海 | 四川 | 重庆 | 湖南 | 贵州 | 广东 | 广西 | 云南 | 新疆 | 西藏 | 海南
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| 浙江人才网| 郴州求职网|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|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| 教育休闲专利| 呼伦贝尔找工作| 励志人生| 北京吉他培训|